伏羲手持崆峒印。
那冲霄的玄黄气运与八卦道韵并未随着仪式结束而消散,反而如同一个无形的华盖,笼罩在日益扩大的风衮部落上空,像征着人族内核气运的凝聚。
共主之名已立,伏羲并未沉溺于权柄与欢呼,而是即刻开始了真正统合人族、奠基文明的艰辛历程。
他深知,散漫的部落联盟经不起风雨,唯有立下规矩,方能凝聚力量,人族才能真正应对洪荒的挑战。
他颁布的第一条法令,便是“定婚嫁,正人伦”。
此前人族男女杂居,知母不知父,血缘混乱,常生龃龉,亦不利于族群优生繁衍。
伏羲规定,同姓者不得通婚,男女婚配需经媒妁之言,以鹿皮为礼,确立夫妇之名分。
此令初下,许多习惯了旧俗的部落哗然,觉得此举繁琐无用,甚至暗地里抱怨共主多管闲事。
“我与阿妹自幼一起长大,为何如今不能在一起?”
“打猎得来的皮毛自己用还不够,为何要白白送人?”
质疑之声不绝于耳。
伏羲并未强行压制,而是令风衮部落率先垂范,并派遣懂得道理的族人前往各处,宣讲同姓婚配之弊与异姓联姻之利。
同时,他推动各部落间通婚,以婚姻为纽带,加强联系。
数年之后,人们逐渐发现,遵循此制的部落,新生儿更为健壮聪慧,家庭关系更为和睦,部落间的冲突也因姻亲关系而大为减少。
紧接着,伏羲“作甲历,定四时”。
他依据河图洛书与八卦推演,结合对日月星辰、草木荣枯的观测,将时间划分为年、月、日,确立了春夏秋冬四季,并定下二十四节气,指导农耕、渔猎与迁徙。他命人制作简易的刻漏与日晷,使时间有了更精确的度量。
起初,一些靠天吃饭的老猎手、老农人颇不以为然,认为祖辈传下的经验足够用了,何必搞这些复杂的名堂?
然而,当伏羲依据历法,精准预测出雨季来临、野兽迁徙路线,并指导各部落提前准备,使得粮食丰收、狩猎顺利,避免了无数损失后,所有质疑都烟消云散。
此外,伏羲还“制网罟,以佃以渔;养牺牲,以充庖厨”;“造琴瑟,以养性情”;“立九部,设六佐”,初步创建了管理族务的官僚雏形;甚至开始尝试“刻木为契,结绳记事”向更规范的文本体系演进。
每一条规矩的颁布,起初都伴随着不同程度的不解与阻力。
但伏羲以其无与伦比的智慧、耐心以及崆峒印沟通人族气运带来的冥冥中的引导,总是能通过实实在在的成效,让所有人最终认识到这些“规矩”并非束缚,而是通往更安定、更强大生活的保障。
十几年过去,以风衮部落为内核,一个初步具备文明秩序、部落融合程度日益加深的人族共同体已然成型。
房屋连片,田畴广布,市集初现,道路上往来着不同部落的商队与信使。
孩童在学堂学习文本与八卦,青壮按照统一历法耕作狩猎,老者安享晚年。
人族的整体实力与生存环境,与伏羲即位前已是天壤之别。
伏羲的威望,也在这一项项惠及万民的政令推行中,达到了真正的顶峰。
---
与人间蒸蒸日上、气运勃发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那高悬于三十三天之上的凌霄宝殿。
金碧辉煌的殿宇依旧,仙气缭绕的景象未变,但端坐于宝座之上的昊天上帝与瑶池金母,眉宇间却笼罩着一层难以化开的阴郁与憋屈。
当年道祖鸿钧钦点他二人重立天庭,掌管三界秩序时,他们心中何尝不是怀揣着整顿乾坤、创建不世功业的雄心壮志?然而现实却给了他们沉重一击。
天庭初立,百废待兴,正是用人之际。
可那些根脚深厚、修为高强的先天神只、上古大能,谁肯轻易屈居人下,听从一个“童子”出身的昊天调遣?
无人可用,便成了天庭最大的尴尬。
无奈之下,昊天只得向诸位圣人求助。
圣人们倒是“慷慨”,门下弟子来了一批。
可这些弟子,非但不是助力,反而成了天庭最大的麻烦来源。
阐教弟子自恃出身根正苗红,看不起披毛戴角、湿生卵化之辈,对截教门人多有讥讽;而截教弟子秉承通天教主“有教无类”之旨,门下繁多,良莠不齐,受不得激,往往一点就着。
两教弟子在天庭任职,见面不掐已是难得,稍有摩擦便是一阵鸡飞狗跳,仙法乱飙,将天庭律令视若无物。
更可气的是那西方教的弟子。
他们倒是不与人争斗,却整日里笑眯眯地四处“结缘”,见着什么灵气充沛的仙草奇花、材质上乘的殿宇装饰,乃至一些无主的小型法宝,都能被他们说成“与此物有缘”,然后堂而皇之地“度”往西方。
其行径近乎明抢,偏偏还摆出一副悲天悯人、为你好的姿态,让昊天瑶池有火发不出,憋闷至极。
这日,昊天揉着眉心,看着殿下又因为一点小事吵得面红耳赤的阐截两教仙官,只觉得一阵心力交瘁。
他挥袖屏退了众仙,偌大的凌霄殿顿时空荡下来,只剩下他与身旁同样愁容满面的瑶池。
“陛下。”
瑶池轻叹一声,声音带着疲惫。
“如此下去,天庭威严何在?你我虽为天帝天后,却令不出凌霄殿,简直成了洪荒笑柄。”
昊天沉默良久,猛地一拍御座扶手,玉石般的扶手发出嗡鸣。
“岂有此理!圣人门下,安敢如此欺我!”
瑶池相对冷静,她沉吟道。
“陛下息怒。依靠圣人门下终非长久之计,他们眼中只有师门,何曾真有天庭?我们需得培养自己的势力。”
“谈何容易?”
昊天苦笑。
“洪荒有名的散修大能,哪个不是心高气傲之辈?岂会甘愿受我驱使?”
瑶池眼中闪过一丝光芒。
“硬请自然不行,但可利诱之。陛下莫非忘了?我那蟠桃园中,第一批九千年一熟的紫纹缃核蟠桃,即将成熟。”
昊天闻言,精神微微一振。
蟠桃乃先天灵根,功效非凡,尤其是九千年一熟者,人吃了能与天地齐寿,日月同庚,对修士有着致命的吸引力。
“你的意思是……?”
“举办一场蟠桃盛会!”
瑶池斩钉截铁道。
“广发请柬,邀请洪荒之中那些无门无派、却又修为精湛的散修前来赴宴。一来,可借此彰显天庭气度,重塑威严;二来,让他们亲身体验蟠桃之神效,感知天庭之底蕴;三来,或许能在其中发现一些可堪造就之才,徐徐图之,培养我等心腹。”
昊天仔细思量,觉得此法确实可行。
虽然此举可能会引来圣人门下的更多关注甚至不满,但眼下局面已坏不到哪里去,不如放手一搏。
“好!就依你之言!”
昊天眼中重新燃起一丝久违的雄心。
“便以你我之名,广邀洪荒散修大能,共赴蟠桃盛宴!朕倒要看看,这洪荒之大,是否真无我天庭可用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