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峰转向刘海中一家。刘海中原本以为林峰会站在自己这边,还狠狠瞪了两个儿子一眼。刘光天和刘光福脸色发白,不敢作声。
林峰开口:“二大爷家的情况和三大爷家不同,这事儿我不好多说。毕竟您没把水端平——而且偏得太明显。”
这话一出,刘光天和刘光福眼睛顿时亮了,连连点头。
“大家都清楚,您就疼老大一个,什么好的都给他,对老二、老三非打即骂。就连家里吃口炒鸡蛋,都没他们的份。”
刘海中脸涨得通红,不是羞愧,是恼怒,“棍棒底下出孝子!”
“是,您没什么文化,我们都知道。”林峰平静地说,“这话什么意思,估计您也不清楚。我就想问,那您怎么从来不打老大呢?”
刘海中张了张嘴,半天说不出话来。
刘光天和刘光福笑了起来,林峰却看向他俩,说道:“你们俩……”两人一愣。
林峰笑了笑:“你们是在外面找到住处了吧?不过我猜那地方不是正路来的,是不是抢的?”
两人惊讶,林峰怎么会知道?
林峰没管他们的反应,接着说:“二大爷,刘光齐好几年没回来,具体原因我不清楚,但上次他们回来,您可是打了刘光天的!”
“最后是我拦住的,那会儿打得有多重,您应该不会忘。”
“刘光齐可能习惯了,可他媳妇呢?”
“人家会不会害怕,不敢再回来了?”
刘海中还真没想过这点,现在被林峰一说,他也尤豫起来。
院里邻居也纷纷议论起来。
“是啊,换我我也不敢回来,这公公打人下手那么狠!”
“尤其是做儿媳妇的,女人胆子能有多大?”
“万一哪天连儿媳妇也打呢?”
“不至于吧?”
“难说啊……”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刘海中一脸茫然:这事儿真怪他吗?
林峰最后说道:“你们家的事自己决定,分不分家你们自己商量。不过刘光天、刘光福,我得提醒你们,分出去容易,再想回来就难了!”
“尤其你们的房子是抢来的,将来会怎么样,谁也说不准。”
兄弟俩对视一眼,齐声道:“分家!”
刘光天一咬牙:“我可不想哪天被打死!”
“行,那明天你们自己去街道办,把户口、粮本这些都分开。”林峰点了点头,“既然两家都有决定了,就各自承担后果,以后怎么样都别怨别人。”
“这事也提醒了我们其他人,回家都好好想想,日子该怎么过,什么才是真正的家人。”
“好了,大家都散了吧。”
林峰一挥手,人群渐渐散去,但这件事被大家议论了很久。
……
时间慢慢过去,大院恢复了平静。刘光天和刘光福搬了出去,阎家的事也定了下来。
阎解放和阎解旷决定结婚后再搬出去,那时再正式分家。现在阎家的大权交给了韩春燕。
阎埠贵也意识到,这个家要是再不算计,恐怕就要散了。只有让这个儿媳妇来当家,才能维持下去。
阎家的局面有了些变化,但未来怎样,还要看以后。
风依旧吹着。几年后,老太太去世了。她的人生虽不圆满,但走的时候没有遗撼。
林峰虽有医术,却无法逆转衰老,他不是神仙。
林峰有了第二个孩子,是个女儿,终于圆了他的心愿。孩子取名林乐,林峰只希望她快快乐乐长大。
大院变化不大。棒梗到了年纪,只能下乡去。
直到有一天,大领导回来了。何雨柱那天回来得很晚,晚饭是何雨水做的,何落升、何落晴、林毅、林乐都在厨房帮忙。
何雨柱拎着东西回来,语气兴奋地问大家:“知道谁回来了吗?”众人不明所以,林峰却猜到了,问道:“是你认识的那位大领导?”
何雨柱点头:“可不就是大领导回来了!”林峰一听,心里明白——这是信号,改开即将激活。虽然接下来几年还会有波折,但个体经营的大门,马上就会打开。林峰清楚这机会难得,便对何雨柱说:“柱子哥,你多去大领导家走动走动,我看政策快转向了。”
何雨水好奇地问:“林峰哥,你又看出什么了?”林峰让几个孩子先出去玩,然后对剩下的何雨水、何雨柱和于莉分析起来:“现在国家发展缓慢,老百姓日子还苦,高层不会一直这样下去。大领导回来,说明他这一派开始掌权,要纠正过去的错误,推动改变。”
他接着问:“你们觉得国家现在缺什么?”于莉摇头说自己不懂,何雨柱也直说相信林峰。何雨水想了想,答道:“缺钱。”林峰点头:“对,要发展经济了。虽然中间可能有波折,但大方向不会变。我准备等政策允许就辞职,去做个体经营。”
何雨水担心地问:“林峰哥,这会不会太冒险?那可是走资本路线啊……”林峰只是笑笑:“你们以后就明白了,变化很快会来的。”
林峰随后对何雨柱说:“柱子哥,我的事儿不必跟大领导提起,他要是找你聊天,你平常心跟他聊就好。”
何雨柱一点就透:“懂了,你是想让我探探口风?放心,我一定给你问明白!”
……
转眼到了1978年12月。这天,何雨柱从大领导那儿回来,兴奋地告诉林峰:“大领导连着开了好几天会,今天回来喊我去做饭,还拉着我喝了几杯。”
“他说什么‘马上要走上正轨了’之类的话。”
林峰眼睛一亮,时间正好对得上,“好,看来事情快开始了。”
他转头看向何雨水:“雨水,你现在是街道办主任,估计很快会有政策下发到你们街道。”
何雨水这些年工作扎实、资历也够,不久前被提拔为街道办主任。如今她三十八岁,林峰四十四,正值年富力强。
何雨水点头:“有消息我第一时间告诉你。不过林峰哥,你觉得会从我们街道先开始吗?”
林峰解释道:“大方向上肯定要稳,先选点试验;但小范围已经可以动了,比如街道那些全民所有的商铺。”
“它们体量小、好调整,之前是公私合营的试点,现在正好再拿来做尝试,影响不大,政策也容易制定。”
“等政策下来,大多数人肯定观望,但总有人敢走在前面——像徐慧珍、陈雪茹她们,胆子就大。到时候我也打算参与。”
何雨柱问:“林峰,你准备做什么?”
“我打算开川味火锅店,这事儿还得靠柱子哥你来帮忙。我们从今天起研究火锅底料和蘸料配方,算你一份,我们两家各占一半。”
“火锅店不用你天天盯着,你继续在轧钢厂当食堂主任,等以后生意做大了再辞职也不迟。”
“另外,我还想开一家高档酒楼,专做谭家菜。”
何雨柱皱眉:“谭家菜可不便宜,老百姓哪吃得起啊?”
林峰笑了:“本来就不是面向普通人的。现在说这些还早,以后你们会懂的。我们先着手准备,把底料和蘸料搞出来,其他都好办。”
林峰开始筹备起来,他找来不少调味料,让何雨柱慢慢尝试、调配火锅底料。
他打算做的是后来广受欢迎的川味火锅,主打香、辣、麻。当然,不是所有人都能吃辣,所以林峰计划以鸳鸯锅为主。
不辣的汤底以稀释高汤为基础,这正如何雨柱的拿手本领,而原料方面,林峰暂时还缺少牲畜,比如火锅常用的牛羊肉。
不过随着改革开放,购买种牛种羊也会变得容易,林峰并不着急。
一边研究一边准备过年,到了1979年,政策终于下来了。街道办收到了上级文档,何雨水第一时间通知了林峰。
政策内容并非保密,林峰看过后很满意。主要是让原来的私方经理承包回店铺,从全民所有制转为私人经营。
当然,具体说法和细则都有变化,比如房产不再完全私有。政策还需逐步完善,表面上看起来个人是吃亏的。
但林峰清楚,第一批承包的人几乎都富了起来。
人性使然,这个时期开始,会有一批人变卖家产出国。这也是林峰的好机会,他手里有这些年签到积累的资金,可以买下大量四合院。
林盘点了一下自己的技能:首先是八级车工的技术与知识,这是他安身立命的根本,一直没丢。
其次是鉴宝师的技术,他持续收购古董,如今数量庞大,不少属于国宝级别,这是他眼下最宝贵的财富,也是未来林家的传家之宝。
他计划将来建一座博物馆,地单击在港岛。
第三是中医国手的医术,他一直隐藏着,但家人的健康始终是他最关心的事。现在家人每天练五禽戏,饮食也经过精心调配。
第四,他已成为一级工程师,使用了五张升级卡,还剩下八张未用。
此外,他还有不少其他技能,但暂未兑换,因为初期资金积累并不需要这些。他打算随着事业发展逐步兑换。
他计划以餐饮集团为基础积累资金,随后创建工业集团,但这需要等待时机。设备方面不必进口,他可以亲手制造。
目前他的空间只有种植、养殖和仓库三个模块,但林峰猜测还有其他模块尚未签到获得。
这个系统虽然没有表现出智能,但签到的内容与现实有所关联。林峰打算继续等待,如果实在没有新模块,现有的也足够使用。他可以兑换技能,亲手制造设备。
在工业方面,他计划先以芯片和三联电单车为主打产品,打响名声。多年来他一直坚持自学,在外人眼中,没人知道他已经掌握了超越这个时代的技术与知识。
林峰的计划已经激活,但首先要解决何雨水的工作问题。
何雨水目前负责在前门街道宣传推广承包政策,动员过去的私方经理重新接手经营权。
只是,那些人还敢不敢做呢?大风时期虽未直接波及他们,但也吓退了不少人。
“雨水,这事不难办。你先请徐慧珍和陈雪茹来小酒馆喝酒,到时候我也会去。”林峰显得很有把握,“另外,帮我找一个合适的大酒楼,由我来承包。”
“地方最好宽敞些,建筑也不必是老式的,可以推倒重建那种。”
“明白。有些民国时期的洋楼确实能拆了重盖,而且下水道和自来水都是现成的,问题不大。”何雨水点点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