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一些水平一般的人愿意来,待遇确实优厚,为什么不来?
但林峰不会随便招人,也不会盲目开薪资待遇,他得认真考察。
大学的校长、研发中心的课题负责人以及医院的院长等关键职位,都必须由具备真才实学的人担任,否则将动摇医疗集团的根基。
因此,林峰包下专机,将有意向的受邀人士接到港岛,一边旅游一边进行面试。
他并未选择出国,尽管刺杀事件已经平息,但难以保证是否仍有人暗中盯着他。
他从不低估西方势力的底线,因而坚决不踏出国门。
除非等到年老退休,他才会考虑外出周游世界,然后回家安享晚年。
面试在投资公司的临时办公室进行,氛围并不正式,双方坐在沙发上随意交谈。林峰问道:“泰伦先生,对于来港岛工作,您有什么想法?”
泰伦坦言:“我有所顾虑,毕竟亚洲地区的西医发展相对滞后,技术水平不够先进。”
林峰回应:“确实存在这种情况,但这与林氏医疗集团无关。不如我们聊聊您的专业领域和研究项目?”
泰伦是心脏领域的专家,一位知名大学的教授,因大学内部资源争夺失利,研究项目面临资金短缺。
林峰趁着股灾期间,大学投资方收缩资金的时机,在全球范围内招揽人才。
泰伦有些惊讶,这位竟是投资人?但他仍礼貌地同意继续交流。
然而,泰伦刚开口,林峰便接连不断地提出问题并阐述观点。起初,泰伦尚能应对,但随着讨论深入,他逐渐跟不上节奏,需要长时间思考才能回答。最后,在林峰涉及他的课题时,竟似乎已有了答案的雏形。
泰伦忍不住问道:“林先生,您也是学医的吗?”
林峰回答:“我涉猎广泛,自学数十年,在各个领域均有所建树。若泰伦先生愿意来港岛工作,我可以给予指导。”
泰伦立即表示:“我愿意!但我希望林先生能参与我的科研项目,为我们提供指导。专利权我只需百分之五。”
林峰爽快答应:“没问题,我给你百分之二十。但这百分之二十并非你一人独享,我需要你组建一个团队,函盖研发和临床,且成员必须有能力。”
泰伦欣然应允:“没问题,我的学生和朋友中不少处境不佳,林先生愿意指导我们,这是难得的机会。”
林峰起身与泰伦握手:“欢迎添加。”
林峰以此模式持续面试,部分人选被留下,其馀人则在旅游结束后送返。
如同拆墙先取一块砖,之后再拆便容易得多,林峰正是如此行事。
他面试的都是医学各领域的知名专家和教授,这些人确实在各自领域耕耘多年,只是水平参差不齐。而林峰则凭借其广博的知识与见识,进行精准的筛选与招揽。
凭借从系统中兑换的技术与知识,他的能力远超他人,因此他完全有资格对这些人进行面试。
他不仅以薪资和待遇吸引对方添加,更承诺提供全面的指导,这种双管齐下的策略无疑极具吸引力。
受邀者们无不感到惊讶,因为林峰并非只在单一领域给予指导,而是能在各个方面对他们进行全方位教导。
林峰鼓励他们邀请熟悉的朋友添加,并表示未来这些人将在他们麾下工作,能力如何由他们自行判断。
于是,人员规模如滚雪球般不断扩大,但此事并未引起太多关注,毕竟当前经济形势不佳。
这些人在离开前,先与林峰一同参观了基础建设工地,随后林峰向他们展示了学科的详细划分,包括一级学科及其下属的二级学科等,并请他们推荐更多人才。
最后是教材问题,林峰计划以西方教材为基础进行修订,这是一项庞大的工程。
已招聘的人员随后返回,开始着手邀请更多人添加。
……
清晨,林峰躺在床上望着天花板出神。当天的签到除了现金奖励外,系统再次开启了一个新空间——编辑空间。
编辑空间的功能令他惊叹:可以将书籍内容直接编辑进大脑,也能将脑中的知识编辑成书籍。这个系统的存在感虽然不强,但关键时刻总能提供强大助力。
种植、养殖、加工、储物四大空间已满足了他的大部分须求,而编辑空间的出现更是锦上添花,将为他节省大量时间和精力。
现在唯一的问题是教材的具体编辑方式以及学制如何制定。
在这方面存在一些分歧。例如,西方医学和法学专业不允许直接报考,而是需要先完成相关本科学习。林峰则计划将学制压缩为四年本科。
由于他的大学刚刚成立,教授们甚至需要自带助手才能开展研究和教程,因此前四年的培养尤为关键。
尽管四年在校学习时间较短,但学生毕业后将进入附属医院、研发中心甚至制药厂工作,就业不成问题。
林峰的计划是:四年在校学习,一年医院实习,完成后授予学士学位;随后硕士学习两年,博士学习一年。虽然大学资质尚浅,但毕业生均由内部消化,因此就业无需担忧。
尽管医生这个职业并非所有人都能胜任,必然有人中途放弃,但求学期间仍可转向化学或制药领域发展。
如果连这也做不到,那就只能成为技术人员,这只能归咎于个人能力不足,无需抱怨学校水平不够!
关键在于如何设计教材,让学生在四年学习中既能掌握充分知识,又不会承受过重的学业压力。
当然,最初四届招生必须吸引大量优秀生源,确保他们是真心求学而非混取文凭。
作为医学院校,若学生确实无法达到毕业标准,学校绝不会碍于情面发放毕业证书。
关于大学资质问题,所有应聘者将齐心协力,同时林峰也会亲自参与,持续发表大量论文,并逐步完成各项研发课题。
林峰必须亲自推动进展,否则依靠他人不知要等到何时。
这样才能在短期内提升大学资质,甚至在同类院校中提高排名。
开发一些新型手术技术,吸引学者前来交流,定期举办国际会议,展示研究成果。
当然,这些无需林峰亲力亲为,那些自称林峰学生的年轻学者会负责。林峰目前主要招聘不超过五十岁的人才。
在医学领域,这个年纪堪称年轻,因为医学仅学习阶段就超过十年。
通常三十岁才刚起步,不到五十岁就能成为教授和知名专家,已可谓人才或天才。
林峰心情愉快地起床洗漱。
……
“老板,我们的粮食集团行动引起了多家国际粮企的关注!”林峰刚遇到好事,紧接着就传来坏消息。
周嘉华上午急匆匆赶来。农场收购进展顺利,大片农田已连成一片,随后雇佣华人耕作,作为农业公司的员工。
然而行动开始不久,美国本土三家粮食集团就察觉了。周嘉华团队的动静不小,也不排除摩根银行走漏风声。
毕竟摩根银行是美国企业,用一条消息换取三大粮企的业务合作相当划算。
另一家法国粮食集团则未获消息。
这样就能形成一个小型聚居点,甚至逐渐发展成一座小城,届时便会成为独立的选区,到时候那些政客们还不得主动来拉拢我们吗!
林峰还可以在当地创建警察局,全部由华人组成的警察局!
华人虽然对政治参与热情不高,但他们愿意听从公司的安排,邓玉林手中掌握着大量选票。
当然,也不是所有职位都聘用华人,但华人必须占主体,这样一来,当地工会的影响力就会大大减弱,难以给林峰制造麻烦。
这类事情林峰前世听得太多,派周嘉华去了解情况后,更是觉得触目惊心。
如果其他粮食集团利用工会来对付林峰,肯定一打一个准,所以林峰必须提前布局,雇佣大量华人作为主力。
工会如果想闹事,首先这批人就不会答应。因此,林峰对美利坚三大粮食集团并不担心。
至于其他签订了采购协议的企业,如果他们违约,林峰会通过诉讼把他们告到破产。这种玩法只要有钱就行,拖到对方破产,然后顺势接手他们的土地。
周嘉华问道:“明白了,但我们具体需要收购多少土地?”
“尽量多收,但必须集中在西海岸,这样运输方便。如果不够,就去南美找,但一定要选海运便利的地方。”林峰接着说,“运输渠道方面,我们还要组建自己的运输公司。”
“海上运输暂时不需要,我们这边也有船运公司合作,但陆上可以组建运输车队。”
“是。”周嘉华对此并无压力,毕竟手头资金充裕。
港岛这边的投资规模其实不大,主要设备都是自有的,最大的开支是地皮和基础设施。
林氏传媒集团已初步组建完成,林峰让他们推出一本杂志和两份报纸。
杂志以国内美食为主题,报纸则分为时事和娱乐两类。
美食内容并非单纯介绍食物。作为医疗集团,推出日化产品也顺理成章,因此“纯天然”的概念要提前深入人心,同时提升公众的食品安全意识。
时事报纸函盖全球新闻,因为戴氏新闻节目时间有限,大量信息只能通过报纸发布。林峰布局长远,在新闻采集上投入巨资,还派出记者常驻国外,与新华社共同学习。
娱乐报则侧重电影信息,但不仅限于此。林峰曾表示不会涉足港岛的电影拍摄和奖项评选,因此不做专业电影报,但亚视在娱乐领域也不能放弃。
于是就做成综合娱乐报,顺便宣传自家电视台的演员。
至此,传媒集团架构基本完成。最后还要合并院线,未来交由红姑负责。
目前林毅和红姑正忙于院线建设,岛国市场暂缓进入,等经济崩盘后再进场,那时房地产价格大跌,布局会更迅速。
……
在美利坚的行动并未遭到对手的强力阻挠,因为他们发现,林峰的重点放在大豆,而非主粮。
这对他们的威胁不大。何况当前我国尚未开始大规模进口大豆,作为农业大国,自给自足,因此他们并未特别关注。
未来进口额持续攀升时,他们再后悔也为时已晚。林峰明智地选择不涉足他们的粮食市场,是因为预见到国内粮食产量将大幅增长,足够供林峰收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