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即便如此,国库里的钱,还是花不完!
真的是每隔一周,就要清理一个房间的纸币。
哪怕如今大明王朝发了疯似的在狂搞基建,但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工程啊,得有个时间差。
朱祁钰曾经想过,既然朝廷那么多钱,不如直接医疗免费、教育免费、大力救济贫苦人民、提高全民工资水平
所谓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但是,这样做真的好吗?
步子不能一下子迈得太大,现在确实是赚钱,可是以后呢?
当一个人习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突然有一天,这种生活被取消了,你猜,会有什么后果?
如果真的实施那么多福利政策,惠及的将是千千万万的百姓。
久而久之,那群民众就会把统治者的善待,当成自己应得的福利。
要是哪天,朝廷再也养不起这群人,他们难以接受现状,绝对会反抗到底!
所谓“升米恩,斗米仇”,不外乎是。
站在统治阶级的角度,民众,可以善待,但不能无休止,无底线的供养。
你得让他们有事可做,有人生目标,才不会整天想着一些有的没的。
而且,为了约束捆绑百姓,无论是思想还是行为,都得让他们普遍接受一个认知。
“我生来便是如此,也理应如此,尽管很难做到,但我必须奋斗。”
被统治者的游戏难度,从来都是由统治者定义的。
在过去的封建社会,民众的生活只有种田。
而现在,虽然已经踏过了农耕社会,开始迈入资本社会。
但民众的劳碌依旧没有改变,只不过从种田变成了打工。
冯琛,他的父母就是一直过着被安排的人生,可是他不愿意这么做!
他想跳出来!所以,他来参加科举了。
严格来说,冯琛并没有错,他错就错在,自己没有任何实力的时候,就妄想用一张嘴,去改变游戏规则?
你觉得,运营这款游戏的人,会答应你吗?
冯琛被取消了进士资格,与他一起的,还有其他考生。
本届科举,凡是参加殿试之人,没有一个好下场。
他们回乡之后,饱受白眼,冷嘲热讽。
“科举历经千年,还真是史无前例的,第一次见到。”
“对呀,谁能想到,进士资格还能被取消的?”
“哈哈哈,笑死我了。一想起前段时间那人的得意劲,恨不得全村人都知道他中了进士,还大摆特摆?”
“现在呢?沦为笑料。”
紧接着,礼部在官方刊物上,发布告示,里面阐述了为何取消本届进士资格的原因。
全文一共万字,文章很长,引人深思。
这则告示,算得上科举的第三次革命。
截至目前,科举一共发生过三次大的变化。
第一次改革,将《四书五经》的权重比例,从90削减到20,加入理科题目,及时政策论。
第二次改革,将科举一分为二,分成“文科”与“理科”,题目完全不同,选拔的人才也更有侧重点。
第三次改革,重新定义文科的“八股文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