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学城 > 其他类型 > 政哥:我家老六,咋成千古一帝了 > 第183章 天幕垂宪照千古,煌煌秦制铸民心

第183章 天幕垂宪照千古,煌煌秦制铸民心(1 / 1)

毫无疑问,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帝王之术。

嬴政现在有些明白,为何天幕画面的昭武帝,能够坐稳皇位了。

这天下,就该归于昭武帝治下,实现天下太平。

“从‘昭陵哭冤’的事件,可以看到一个关键的问题,那就是帝国的法律在昭武帝时代开始就已经不太一样了。”

“实际上,这也是经过了昭武帝多番改良的结果。”

云层上,女主播的话语未散,天幕画面变化,取而代之的则是以《昭武律》为核心的一系列新政条文。

而这些条文,以醒目的方式铭刻于石碑上,故此颁布天下。

“旧时大秦之法,可以说是‘强国’之利器,也是‘亡国’的根源。”

女主播的声音,变得异常犀利,“经过乱世,昭武帝意识到旧法已经不能满足统治需要,在萧何、陈平等能臣辅佐下,推动了律法大改革。”

“昭武六年,《昭武律》横空出世,它更具备系统性、严密性。”

“同时,也分离了国法和民事,刑罚更为公允,兼具力度,这也就是后世所称的两部法典,《秦典》和《民法》。”

听着天幕言论,嬴政突然想起来,大秦的律法在昭武帝登基过后,确实有了巨大的修改。

之前他还觉得这番修改不对,但是看着天幕画面的场景。

嬴政意识到统治未必都需要‘严刑峻法’,也能够让帝国的基业延绵的更久一些。

“大秦的官制,在这个时期也更加完备,这就是前面我们提过的‘三省六部制’。”

中央官制,三省六部制完整的在天幕展现出来。

比起现如今的大秦朝廷来说,这三省六部制似乎更为适合皇帝施展。

而对于一个庞大帝国来说,‘三省六部制’自然是相当重要的,可以有效的稳固中央权威。

其中,塑造了官僚上下的阶层流动,不至于让权力形成固化,对于皇权产生威胁。

三省即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核,尚书省就负责执行。

其中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各司其职,高效运转。

比起始皇帝时期‘事皆决于上’、丞相权柄过重的问题,形成了极为鲜明的对比。

“一套成熟的制度体系,在昭武帝时代打造形成,而昭武时代大秦,也成为了历代中央王朝效仿的时代。”

“皇权在这一基础上,彻底实现了皇权下乡,哪怕是间隔于千里之外,也能够让皇帝的命令影响乡野。

高效又不死板的中央集权,体现了昭武帝制度设计的精妙。

这一刻,嬴政的脸上,也不由得露出了动容之色。

他仿佛看到了,一个梦寐以求的理想帝国形态。

但是,在天幕所示的威力,自己却没有彻底完成。

为此,嬴政的心底多了几分遗憾。

就在他心神激荡的时候,天幕上女主播的声音再次响起。

所有人,在这一刻从宏伟的制度架构,引向了更深层次思想根源。

“一套伟大的制度,实际上离不开伟大的思想支撑。”

“三省六部、《昭武律》能够成功,那是因为昭武帝不被任何一家学说束缚。”

话落,天幕画面随即变化,来到了一处皇家苑囿内的试验田。

年轻的昭武帝,则是身着布衣,正和农家名士许行蹲在田埂上,仔细观察着一株麦苗的根系。

而许行指着麦苗,语气带着农人特有的质朴,“陛下,农家之道,在于顺天时、辨土性、勤耕作。”

“此三者,乃稼穑之根本,缺一不可。”

面对着许行的话语,天幕的昭武帝则是摇了摇头。

他没有直接反驳,反而拔起了旁边的一株杂草,就将其根部的泥土抖落,递给许行。

“许子,你错了,”昭武帝淡然的说道,“您方才所说的是‘术’,也是‘法’,却并非‘农家之道’!”

听着皇帝的话语,许行不由得一怔,露出了困惑神色。

“陛下学究天人,还请陛下明示。”

许行拱手而道。

“农家之道,在朕看来,应该是回答一个根本问题——”

“那就是,人和土地,究竟是何种关系!”

这一刻,皇帝的目光似乎变得锐利,仿佛穿透了田亩,望向了更辽阔的天地。

“到底是土地供养人,还是人依附于土地?亦或是人当经略土地,使之为我所用,为万民造福?”

他指向那株麦苗:“此麦所需,无非阳光、雨露与地力。”

“此三者,皆为天地公器,非一人一姓之私产!”

这一刻,昭武帝的话语显得掷地有声,“所以,在朕看来,农家大道就是要‘格物致知’,探究这天地公器之规律,而后以人力辅之,使其产出最大化,以利天下人!”

“‘顺天时’,不如‘知天时’,进而‘用天时’!‘辨土性’,不如‘知土性’,进而‘改土性’!”

轰!

一番话语,却也犹如一道惊雷,劈向了现实世界中的许行。

对于农家学说,许行的理解是顺应自然。<

细想一下,却也有着可行性。

“大善!”

许行浑身剧震,仿佛一下子就明白了什么。

而天幕上,主播的声音再次响起。

“正是这种将农学从‘经验之术’提升到‘经略天地之学’的认知高度,才使得农家在昭武一朝,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创造力,奠定了‘仓廪之实’的千秋伟业。”

可以说,‘仓廪之实’并不是一蹴而就。

通过制度、思想、还有农业技术革命,作物革命,多方面开发出来的。

现实中。

无数学派也在盯着天幕,他们眼中对于昭武大秦所示的农家,都不免多了羡慕神色。

天幕中,农家做出如此多的丰功伟绩。

对于那个大秦来说,相比是不亚于儒、法的显学之一。

天幕的昭武帝,怎么就没有看他们学派一眼,就只盯着农、墨这二家呢?

不服输的念头,就在各派学术大佬的心中涌现。

尤其是儒家,儒家自然希望保持自己在大秦的绝对影响力。

甚至希冀自己有一天能够取法家而代之,也未尝不可。

昭武帝对于农的偏爱,而天幕所示的昭武帝十年,讲述的都是和‘农’相关。

可以预见,在昭武帝的时代,农家有多么受重视了。

最新小说: 四合院:霉运缠身,我坑哭全院 七方空间 江户一番 抗战:带女神组横扫战场 反派:小跟班你要干嘛 凤倾天下从蛇灵逆党到女帝 盗墓世界短故事 从伪君子到逍遥仙:道侣伴我行 失魂七年后叶家姑娘还魂了 婆婆逼竹马退婚,转身改嫁首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