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学城 > 其他类型 > 大明:暴君崇祯,重塑大明 > 第三百一十七章嗳,您这么说姆们就舒服多了

第三百一十七章嗳,您这么说姆们就舒服多了(1 / 1)

崇祯元年五月初三。

崇祯召集内阁以及户部尚书御书房议事。

陕西的干旱从去岁一直延伸到了现在,从崇祯登基以来陕西凤翔府、巩昌府、延安府、榆林府一滴雨都没下过。

烈阳当头,最开始地势最高的地区土地开始干涸裂开,随着时间的推移干涸的土地面积开始迅速扩大。

好在陕北之民被提前撤出,没有出现历史上大批人饿死的惨状。

也好在提前制定只在低洼,以及地下水能浇灌之地种植番薯。

再加之水泥厂和炼铁坊已经开始运作,陕西有了真正意义上的产出,有了银钱向其他地域购买粮食。

但同时干旱在山西大同、北直隶真定府、河间府、保定府、宣府等地也开始出现。

虽然没有陕西那般严重,但崇祯知道明年这些地方的干旱还会持续。

挖渠引水修建水库,早在很久之前就已经开始运作。

自崇祯登基以来被杀的官员不计其数,又把整个朝堂近乎全换了一遍,政务的效率更是远超之前无数倍。

这些事情都在被快速推进着。

“陛下,臣认为徐霞客此奏不可行。”

工部尚书韩爌率先开口:“如今大明正在全国修建水泥路,无论人力还是财力都已饱和。”

“其请奏率先在浙江杭州、嘉兴、湖州、绍兴、温州、台州、宁波等地将沿海居民的房屋以水泥修建,并全面加固钱塘江沿岸所有堤坝太急了,这根本不符合如今大明的国力和朝廷的施政步骤。”

“遂臣以为当延后再议。”

韩爌之言让在场的大佬们纷纷点头。

因为韩爌说的是实话,如今全国都在修路已是满负荷运载,若是突然添加如此大的工程太难。

徐徐图之,先修路再加固堤岸,随后才是改善民生住宅。

但崇祯今日将朝堂大佬找来不是商量,而是必须要去做。

他很清楚的知道,从现在开始无尽的天灾已经来了。

历史上崇祯元年七月二十三杭州、嘉兴、绍兴、湖州、宁波五府之地发生特大风暴潮灾,数万人死于大水。

这场大水波及松江、嘉定、崇明等地。

绍兴则是重灾区,大风拔木伐屋,海大溢,绍兴街市行舟、山阴、会稽、萧山民溺死各数万,上虞、馀姚上万计。

严州(桐庐建德一带)、台州、温州、处州(丽水)各有大水为患田亩被毁半数。

崇祯元年九月初十夜,北直隶怀安卫阳河堡、渡口堡一带大地动。

此次地动导致宣府镇上下西路参将所掌边城开裂倒塌,砸死民众六十馀,牲畜八十九。

九月十七,京城地动但不严重。

四月乙卯,左军都督府走水、五月乙亥鹰坊司走水、丁亥,丁字库走水、七月己卯公安县走水、烧毁文庙火延五千馀户。

西安府有火如碾斗数十,色青,焰高过尺,至七月方止。

六月,永年县出现昼晦,白日咫尺间人物不辨。

十一月,陕西木冰,一整年不下雨到了冬天之时落雨成冰无数人冻饿而死。

所以后世说上天就是要灭明是有道理的。

什么乱七八糟的事否有。

而且这才是崇祯元年,和后面陆续来临的天灾相比就是开胃菜。

这么多事压在心头,崇祯哪来的时间和心思对孔胤植露出什么胜利者的微笑。

整个崇祯元年灾情最狠的就在浙江的台风,距离现在还有两个多月的时间。

这也是他下令修路先以浙江为主,同时也把徐霞客从陕西调往浙江勘探的原因。

徐霞客已经送来奏报,有孙应元的勇卫营辅佐他已对地形勘察完毕。

浙江之所以在历史上出现那么大的灾情,原因无非以下几条。

海水倒灌,而那些沿海渔民的棚子又破又烂,且距离海边太近。

风雨太大排水设施根本没有,逐水而生者和沿海的渔民一样距离河道太近,堤岸被冲毁无处可逃。

没有在河道边的,也都会选择山下平坦或低洼之处修建屋宅,山水下流屋毁人亡。

随后他给出了解决的办法。

海水倒灌不用理会,把海边居民向内迁,加固堤岸来不及也不用做,将有限的人力和物力修建排水渠。

最主要的就两点。

以水泥修筑房屋就能让人不淹死,加固钱塘江和各处容易溃堤之处就能保住田亩。

同时加快修建大型水库开始蓄水。

因为这狗日的老天爷在大水之后,旱灾又落在了江南之地。

保住人保住粮食,大水退去后就能全面开始加固堤岸。

徐霞客的本意是劝说那些渔民放弃破棚子先后撤,可那些刚刚生活有点好转的渔民,说啥也不信更不肯舍弃堪称祖屋的棚子。

所以唯一能让这些人放弃破房子,撤离到安全地带的只有朝廷出面。

而只有这些人撤出来,才能有足够的人手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修筑工事。

崇祯也是没办法。

总不能和这些大佬说我是先知,知道两个月多月后浙江大灾吧。

他有些羞耻的摸了摸鼻子。

“朕昨夜得叶震春奏报,言明太祖和孔圣推算出两月后浙江大灾,遂命朕启用徐姓之人可挡。”

这话出口让整个御书房为之一静。

老臣们眼神复杂的看着自家皇帝,那意思很明显。

姆家陛下啊,这话骗骗其他人就得了,现在御书房里的哪个不是您的亲信,又哪个不是您亲手提拔重用的呢。

堂堂天朝上国九五之尊,这样就没意思了。

“再者这房产开发总要有个切入点,单单一个扬州也只针对富人家,想推广至整个大明浙江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若真因大风毁屋百姓惨死,我等皆为罪人,遂朕觉得以银贷之法率先在浙江修建民房可行。”

话音落下,御书房里的大佬们脸色回归正常。

嗳,您这么说姆们就舒服多了。

毕自严第一个开口。

“臣附议,改善民屋乃无上伟业,风吹不倒水淹不塌,有蜂窝煤的辅助哪怕遇到寒潮亦可安然。”

说完躬身。

“只要陛下勒勒玉带,从内帑拿出些银钱臣这就联合工部去办。”

“只要银钱到位,确保两月之内完工!”

最新小说: 儒心弈世 修仙界都在抗议朕用核弹 港综:我的商业帝国从安保开始 穿越六零:我的口粮堆成山 乱世医女闯三国 我是深渊 凡人作弊修仙 炼仙根,开仙路 【盗墓】天赐琉璃:哑父与少年 快穿:炮灰反派攻了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