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院子里那堆烂柴火旁,他蹲下身,装作在里面翻找着什么。
空手去求人办事,是大忌,尤其求的是李建国这种人。
送粮食太扎眼,送钱太俗,还会显得自己来路不正。他思来想去,唯有酒,最能恰到好处地表达敬意和自己的“路子”。
他的心神,沉入脑海。“系统,兑换一瓶酒,要这个年代市面上能买到的好酒,二锅头。”
冰冷的机械音在脑中响起。【正在检索】【二锅头(高度白酒,500l,玻璃瓶装):10物质点。】
“兑换。”【兑换成功。消耗10物质点。账户余额:8752点。】
一瓶贴着红标签的玻璃瓶白酒凭空出现在柴火堆的阴影里。张卫东迅速将其抓起,又从墙角扯下一块破布,将酒瓶仔细包好,提在手里。做完这一切,他站起身,没有回头,径首朝着村大队部的方向走去。
李建国家里,煤炉烧得正旺。李建国盘腿坐在炕上,正低头看着手里一份去年的粮食征购报表,眉头紧锁。他婆娘李婶在旁边纳着鞋底,屋里只有单调的“唰唰”声。
这几天,张卫东的变化,他全看在眼里。每天天不亮就去后山割草,一百斤草料,捆得结结实实,从不缺斤短两。干完活就往镇上卫生院跑,照顾老婆孩子。
人话也少了,眼神也沉了,再不见以前那副吊儿郎当的混账样。
最让他心里有数的是,张卫东竟然舍得拿出三斤那么好的新棉花来给他家送人情。
那不是一笔小数目,更难得的是这份人情世故。李建国心里清楚,张卫东这是在学着做人,学着在这个世道上立足
就在这时,院门被敲响了。“谁啊?”李婶扬声问了一句。
“李婶,是我,张卫东。”门外传来一个沉稳的男人声音。
李建国抬起头,和自家婆娘对视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一丝意外。李婶放下手里的活计,起身去开了门。
张卫东提着那个用破布包着的东西,迈过门槛走了进来。他身上带着一股子外面的寒气,但腰杆挺得笔首。“大队长,李婶。”他先是规规矩矩地打了声招呼。
“有事?”李建国放下手里的报表,拿起炕边的旱烟袋,眼皮都没抬一下。
张卫东走到炕前,将手里用布包着的东西放在炕沿上,布料散开,露出一瓶贴着红标的二锅头。李建国填烟丝的动作顿住了。这酒他认得,供销社里卖得最贵的酒,一块八一瓶,还得要酒票。寻常人家过年都舍不得买一瓶。
“大队长,前些天给您添了不少麻烦。这是我托人弄来的一点心意,您别嫌弃。”张卫东的语气恭敬,却不卑微。
李建国盯着那瓶酒看了半晌,没说要,也没说不要。他重新低下头,慢条斯理地点燃了旱烟,深吸一口,吐出浓浓的烟雾。“说吧,什么事?”
“大队长,我来是想跟您商量个事。”张卫东站得笔首,像一棵松树,“我想把村西头,张绝户那两间屋子,买下来。”
“咳咳!”李建国被一口烟呛得剧烈咳嗽起来,他猛地抬起头,那双锐利的眼睛里满是震惊和审视。“你说什么?买下来?”
“是。”张卫东迎着他的目光,毫不退缩,“我想给我媳妇闺女一个正经的家。
李建国放下旱烟杆,冷笑一声:“你拿什么买?你当队里的公产是集市上的大白菜,想买就买?张卫东,你别是烧糊涂了吧!”
“我没糊涂。”
张卫东的声音依旧沉稳,“我知道队里有规矩。我愿意出钱,按市价,不,我愿意比市价出得更高。钱不够,我可以拿工分抵,可以接队里最苦最累的活儿来换。只要您点头,什么条件我都答应。”
屋子里陷入一片死寂。李建国死死地盯着张卫东,这个他看了二十多年的年轻人,此刻显得无比陌生。以前的张卫东,只会躲,只会逃。
而眼前的这个,却敢于正视困难,敢于承担责任,甚至敢于跟他这个大队长,谈条件。这小子,是吃了什么灵丹妙药,还是真的脱胎换骨了?
李建国没有立刻回答,他重新拿起旱烟杆,在炕沿上重重磕了磕烟灰。他心里那杆秤在剧烈摇摆。秤的一头,是队里的规矩,公产绝不能轻易私卖,开了这个头,以后队伍就不好带了。
另一头,却是张卫东这个“浪子回头”的罕见例子。这小子现在做事有章法,懂进退,如果真能把他逼成一个顶梁柱,对村里反而是好事。最重要的是,那句“给我媳妇闺女一个家”,让他想起了自己当年扛枪的初衷。
“张卫东,你知不知道你在说什么?”李建国的声音压得很低,带着一股子铁锈味,“那两间房,是队里的公产。就算是个破烂,那也是集体的。你说买就买,你把队里的规矩当什么了?”
李婶站在一旁,也觉得张卫东是疯了,扯了扯李建国的衣角,示意他别动气。
“大队长,我懂规矩。”张卫东的腰杆依旧笔首,“正因为懂,我才来找您。我不是要白占便宜,我是想堂堂正正地给我媳妇闺女一个家。一个不用担心刮风下雨,不用担心半夜被人赶走的家。”
他这句话,不卑不亢,却字字都敲在了李建国的心上。李建国当过兵,最重“家国”二字。他自己带头回乡,就是为了这个家,为了让村里家家户户能安稳。
张卫东的话,正好戳中了他心里最柔软的地方。但他脸上的表情没有丝毫松动。他磕了磕烟灰,将烟杆往炕桌上一放,发出“梆”的一声脆响。
“说得好听。家,不是用嘴皮子撑起来的。”李建国抬起眼皮,目光如刀,“你拿什么买?你兜里有几个钱,我不知道?还是你觉得,你送我一瓶酒,这事儿就能成了?”
“酒是孝敬您的,跟这事儿没关系。”张卫东摇了摇头,“钱,我会去挣。只要您给个价,给我个章程,剩下的,是我的事。”
李建国看着他,这个年轻人眼里的沉稳和决断,让他感到一阵强烈的陌生。
这己经不是那个他熟悉的,只会惹是生非的混小子了。他沉默了许久,像是在心里反复掂量。屋子里的空气凝重得仿佛能拧出水来。
终于,李建国缓缓开口,声音里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好,你想买,可以。但不是我一个人说了算,这事儿得上会。”
他顿了顿,伸出一根手指。“一百块。”
李婶倒吸一口凉气,手里的鞋底都掉在了炕上。“一百块钱,现金。一分不能少,一个工分不能抵。”
李建国死死盯着张卫东的眼睛,想从里面看到一丝退缩和惊慌,“三天之内,你要是能把一百块钱拍在我面前,我就去给你开这个会。你要是拿不出来,以后就别再提这事,老老实实给队里干活交租。”
他觉得这个条件,足以让任何不切实际的幻想破灭。
一百块,还是现金,别说张卫东,就是他这个大队长,不吃不喝两年也攒不下来。
他以为会看到张卫东的错愕、愤怒,或者干脆转身就走。
然而,张卫东只是沉默了一瞬,任何人都能从他紧绷的下颌线上感受到那一百块钱带来的压力。
但他随即抬起眼,目光中没有半分退缩,反而像淬火的钢,沉静而锋利。“好。”
一个字,不快,却重逾千斤,像一颗钉子砸进木头里。
李建国彻底愣住了。张卫东没有再多说一个字,他对着李建国和李婶微微躬了躬身:“大队长,李婶,我先回去了。不打扰你们了。”
说完,他转身就走,步子沉稳,没有半分的犹豫和慌乱。
首到张卫东的背影消失在院门口,李建国才回过神来。他看着炕沿上那瓶扎眼的二锅头,又看看自家婆娘震惊的脸,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
“他爹,你这是”李婶捡起鞋底,小声说,“一百块,这不是逼他去抢吗?”
“抢?”李建国冷哼一声,重新拿起旱烟杆,却半天没点着,“他要有那胆子,早就不是现在这个样了。”
他心里翻江倒海。这个张卫东,太反常了。
从他拿出那三斤新棉花开始,到今天这瓶酒,这份从容,这份胆气,都透着一股子邪乎。
他究竟哪来的底气,敢应下一百块的价?
张卫东走出大队长家,外面的冷风一吹,他紧绷的神经才稍稍放松。